爐內脫硫 |
編輯:河南宏大脫硫有限公司 時間:2014/08/16 字號:大 中 小 |
摘要:爐內脫硫 |
爐內脫硫是在燃燒過程中,向爐內加入固硫劑如CaCO3等,使煤中硫分轉化成硫酸鹽,隨爐渣排除。其基本原理是: CaCO3==高溫==CaO+CO2↑ CaO+SO2====CaSO3 2CaSO3+O2====2CaSO4 ⑴ LIMB爐內噴鈣技術 早在本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,爐內噴固硫劑脫硫技術的研究工作已開展,但由于脫硫效率低于10%~30%,既不能與濕法FGD相比,也難以滿足高達90%的脫除率要求。一度被冷落。但在1981年美國國家環保局EPA研究了爐內噴鈣多段燃燒降低氮氧化物的脫硫技術,簡稱LIMB,并取得了一些經驗。Ca/S在2以上時,用石灰石或消石灰作吸收劑,脫硫率分別可達40%和60%。對燃用中、低含硫量的煤的脫硫來說,只要能滿足環保要求,不一定非要求用投資費用很高的煙氣脫硫技術。爐內噴鈣脫硫工藝簡單,投資費用低,特別適用于老廠的改造。 ⑵ LIFAC煙氣脫硫工藝 LIFAC工藝即在燃煤鍋爐內適當溫度區噴射石灰石粉,并在鍋爐空氣預熱器后增設活化反應器,用以脫除煙氣中的SO2。芬蘭Tampella和ⅣO公司開發的這種脫硫工藝,于1986年首先投入商業運行。LIFAC工藝的脫硫效率一般為60%~85%。 加拿大最先進的燃煤電廠Shand電站采用LIFAC煙氣脫硫工藝,8個月的運行結果表明,其脫硫工藝性能良好,脫硫率和設備可用率都達到了一些成熟的SO2控制技術相當的水平。中國下關電廠引進LIFAC脫硫工藝,其工藝投資少、占地面積小、沒有廢水排放,有利于老電廠改造。 |
上一條:燃燒前脫硫法 | 下一條:煙氣脫硫 |